共用方式為


呼叫 SDK 中 Teams 使用者的電話功能

適用於 JavaScript 的 Azure 通訊服務呼叫 SDK 可讓 Teams 使用者裝置推動語音和視訊通訊體驗。 此頁面提供電話通話功能的詳細描述。 若要立即開始使用,請參閱通話快速入門

電話功能

下列功能清單支援至少一個電話號碼參與 1:1 或群組通話的案例:

功能群組 功能 JavaScript
核心功能 撥打一對一通話給電話號碼 ✔️
撥打具有至少一個電話號碼的群組通話 ✔️
將與電話號碼的一對一通話提升為群組通話 ✔️
使用者可以撥入群組通話
從群組通話撥出至電話號碼 ✔️
撥打緊急電話 ✔️
接受緊急電話的安全性支援中心原則 ✔️
針對 Teams 通話方案提供靜態緊急位置,以防發生緊急電話 ✔️
連線性 Teams 通話方案 ✔️
Teams 直接路由 ✔️
Teams 操作員連線 ✔️
Azure 通訊服務直接供應項目 ✔️
Azure 通訊服務直接路由 ✔️
中間通話控制 開啟/關閉您的影片 ✔️*
靜音/取消靜音麥克風 ✔️
在相機之間切換 ✔️*
本機保留/取消保留 ✔️
通話中主要喇叭的指標 ✔️
選擇通話的喇叭裝置 ✔️
選擇通話的麥克風 ✔️
參與者狀態的指標
閒置、接通通知、正在連線、已連線、保留、在大廳中,已中斷連線
✔️
通話狀態的指標
接通通知、連入、正在連線、鈴響中、已連線、保留、正在中斷連線、已中斷連線
✔️
指出參與者已靜音 ✔️
指出參與者終止通話的原因 ✔️
螢幕共用 從應用程式內共用整個螢幕畫面 ✔️*
共用特定應用程式 (從執行中應用程式的清單) ✔️*
從開啟的索引標籤清單共用 Web 瀏覽器索引標籤 ✔️*
以「僅限內容」模式共用內容 ✔️*
接收具有「僅限內容」螢幕共用體驗內容的視訊串流 ✔️*
以「獨立」模式共用內容
接收具有「獨立」螢幕共用體驗內容的視訊串流
以「並存」模式共用內容
接收具有「並存」螢幕共用體驗內容的視訊串流
以「報告者」模式共用內容
接收具有「報告者」螢幕共用體驗內容的視訊串流
名冊 列出參與者 ✔️
新增Azure 通訊服務使用者
新增 Teams 使用者 ✔️
新增 Teams 使用者會接受 Teams 外部存取設定 ✔️
新增 Teams 使用者會接受 Teams 來賓存取設定 ✔️
新增電話號碼 ✔️
移除參與者 ✔️
新增 Teams 使用者會接受資訊屏障 ✔️
裝置管理 要求使用音訊和/或視訊的權限 ✔️*
取得相機清單 ✔️*
設定相機 ✔️*
取得選取的相機 ✔️*
取得麥克風清單 ✔️
設定麥克風 ✔️
取得選取的麥克風 ✔️
取得喇叭清單 ✔️
設定喇叭 ✔️
取得選取的喇叭 ✔️
影片轉譯 在許多位置轉譯單一視訊 (本機相機或遠端串流) ✔️*
設定/更新調整模式 ✔️*
轉譯遠端視訊串流 ✔️*
錄製和轉譯 管理 Teams 方便錄製
接收所記錄的通話資訊 ✔️
明確同意 Teams 雲端錄製 ✔️
管理 Teams 轉譯
接收正在轉譯的通話資訊 ✔️
明確同意Teams轉譯 ✔️
合規性錄製的支援 ✔️
媒體 支援早期媒體 ✔️
撥打電話接受以位置為基礎的路由
支援可存留的分支設備
協助工具選項 接收隱藏式輔助字幕
進階通話路由 開始通話和新增使用者作業是否接受轉接規則 ✔️
讀取和設定通話轉接規則
開始通話和新增使用者作業是否接受同時響鈴 ✔️
讀取和設定同時響鈴
讓參與者等候會播放等候音樂 ✔️
由 Teams 使用者在 Teams 用戶端上保留通話會播放等候音樂 ✔️
將通話駐留
駐留 ✔️
將通話轉移至使用者 ✔️
轉移至使用者或通話 ✔️
將通話轉移至通話 ✔️
將通話轉移至語音信箱
轉移至語音信箱 ✔️
合併進行中的通話
啟動通話並新增使用者作業是否接受共用線路設定 ✔️
代表 Teams 使用者啟動通話
讀取和設定共用線路設定
從 Teams 自動語音應答接收通話 ✔️
將通話轉移至 Teams 自動語音應答 ✔️
從 Teams 通話佇列接收通話 ✔️
從 Teams 通話佇列轉移通話 ✔️
Teams 呼叫者識別碼原則 封鎖連入呼叫者識別碼
覆寫呼叫者識別碼原則
呼叫方名稱
將呼叫者識別碼取代為
以此服務號碼取代呼叫者識別碼
Teams 撥出方案原則 開始撥打電話接受撥號原則
DevOps Azure 計量 ✔️
Azure 監視器 ✔️
Azure 通訊服務深入解析 ✔️
Azure 通訊服務語音和視訊通話事件
Teams 通話分析 ✔️
Teams 即時分析

注意:

  • 透過電話號碼加入的參與者看不到視訊內容。 因此,涉及視訊的動作不會對其造成影響,但是可以在 VoIP 參與者加入時套用。
  • 目前,「讓參與者等候會播放等候音樂」功能只能在 JavaScript 中使用。

下一步

如需詳細資訊,請參閱下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