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方式為


使用流程優化工作負載設計

本文涵蓋使用流程的工作負載目標優化。 工作負載的不同元件有不同的需求和重要性層級。 藉由將工作負載分割成流程,您可以優先處理工作負載的不同部分,並更妥善地讓工作負載投資與每個流程的重要性保持一致。

此工作負載優化程式是反覆的,並涉及三個主要步驟: (1) 定義工作負載內的流程結構, (2) 定義技術需求, (3 個) 設計流程以符合 (請參閱圖 1) 。

此圖顯示具有五個動作的三步驟程式。第一個步驟是定義流程。若要定義流程,您必須瞭解必要條件並記錄流程。第二個步驟是定義流程需求。若要定義流程需求,您必須建立技術目標。第三個步驟是設計流程。若要設計流程,您必須遵循流程設計最佳做法,並開發和測試流程。從建置和測試動作回到第一個動作的箭號, (瞭解) 指出此程式反覆專案的必要條件。圖 1:使用流程優化工作負載的程式。

定義流程

定義流程需求之前,您必須瞭解流程的商業因素。 定義流程的必要條件是識別商務程式及其支援使用案例。 當您瞭解必要條件時,您可以開始記錄流程。

瞭解必要條件

流程是支援工作負載功能的動作序列。 流程有兩種主要類型:使用者流程和系統流程。 使用者流程會決定用戶互動。 系統流程會決定工作負載元件之間的通訊。 流程支援商務程式和使用案例。 工作負載是由多個使用案例所組成。 您需要先識別流程支援的商務程式和使用案例,再記載流程 (請參閱圖 2) 。

顯示兩個方塊的圖表,彼此堆疊在一起。頂端方塊代表一個商務程式,其區段標示為階段 1、階段 2 和階段 n,指出商務程式中的階段序列。在每個階段中,三個垂直箭號會向下指向三個方塊的數據列,代表不同的使用案例。每個方塊分別標示為使用案例、使用案例 2 和使用案例 n。每個方塊都包含一個唯一的流程圖,其中包含標示為 Flow 1、Flow 2 和 Flow n 的唯一流程圖。使用案例全都是單一工作負載的一部分。商務程式的每個階段都會連結到特定的工作負載使用案例,而每個使用案例都有自己的流程。圖 2:商務程式、使用案例、流程和工作負載之間的關聯性。

識別商務程式

商務程式是一系列的動作, (階段) 滿足商務需求。 流程會決定使用者或數據完成商務程式每個階段所採用的順序。 例如,在線銷售產品是商務程式。 此商務程式中的階段可能是在在線列出產品、接收訂單,以及提供產品。

識別使用案例

使用案例會定義流程的功能需求。 您必須先識別並瞭解流程支援的使用案例,才能建立流程的技術需求。 每個使用案例都應該支援商務程式中的一個階段, (請參閱圖 2) 。 使用案例應該定義下列屬性:

  • 目的:清楚表達工作或目標,例如啟用在線購買。 此明確性會引導功能設計,並設定流程設計明確的目標。

  • 重要性:評估使用案例的重要性,範圍從例程到重大。 指派給使用案例的值會通知流程的優先順序和設計。 高價值使用案例可能需要增強的錯誤處理、效能微調或用戶體驗考慮。

  • 取用者:識別使用者 (客戶、員工) 或系統元件是否為主要取用者。 此分類會決定它是使用者流程或系統流程,並影響設計。

  • 事件:定義起始及結束使用案例的觸發程式或條件。 這些事件會定義流程的界限。

  • 執行:瞭解使用案例的作業頻率和變化,以預期系統負載。 您必須設計流程來處理不同的執行案例。

  • 相依性:識別與其他風險管理使用案例的相依性。 辨識使用案例的相依性有助於設計與其他系統元件順暢整合的流程。 您必須確保輸出與後續程式的必要輸入和相容性可用性。

記錄流程

使用案例來記錄流程。 您應該概述或對應流程中所需的每個動作。 擷取決策準則和路徑。 識別與其他使用案例的互動。 此大綱可作為流程設計和管理的藍圖。 您也需要擷取流程的相關商務資訊。 請務必在流程檔中包含下列詳細資料:

  • 流程描述:流程的高階描述。

  • 商務程式:流程支援的商務程式。

  • 程式擁有者:擁有商務程序的個人。

  • 項目關係人:您應該通知或諮詢流程狀態或變更的個人。

  • 呈報路徑:您應該連絡的個人或群組來解決問題。 這是一連串的人員。 個別責任的範圍會隨著路徑上的每個人成長。

  • 業務影響:此流程對企業的重要性。

  • 重要性評等:質化標籤,指出流程的相對重要性。

如需詳細資訊,請參閱 流程範例

定義流程需求

利用使用案例來建立流程的技術目標。 為流程定義可測量的目標,以符合 Well-Architected Framework (WAF) 的五個要素。 這些要素提供設定技術目標的架構:

  • 可靠性目標:評估每個流程的重要性,並據以設定可靠性目標。 判斷效能閾值,並建立清楚的服務等級協定, (SLA) 和目標 (SLA) 。 較高的重要性流程需要更嚴格的可靠性目標。

  • 安全性目標:根據數據敏感度和用戶活動分析每個流程的安全性需求。 實作並持續更新安全性措施以符合這些需求,同時確保符合法規標準。

  • 成本目標:瞭解每個流程的需求,以取得有效的資源配置。 設定目標以平衡成本與效能。 確定資源使用量符合商務優先順序。

  • 操作目標:定義有效監視和疑難解答的計量。 目標應確保有效率的資源使用,並與組織目標保持一致。

  • 效能目標:根據每個流程的初始需求,根據效能目標。 請確定基本流程會收到適當的資源,並持續調整目標,以符合不斷演進的需求,並增強用戶體驗。

設計流程

設計流程以符合技術目標。 您應該熟悉流程設計最佳做法,以便達到正確的結果。 建置並測試流程。 逐一查看設計,直到符合您建立的技術目標為止。

遵循流程設計最佳做法

當您設計流程時,請遵循流程設計最佳做法。 設計良好的流程具有下列屬性:

  • 範圍:識別每個流程的相異起點和結束點。 清除界限有助於優化使用者或系統互動。

  • 邏輯: 使用步驟的邏輯順序設計流程。 針對最有效率的路徑進行優化,並減少不必要的步驟。

  • 可維護:易於更新和維護的設計流程。 使用模組化元件,您可以修改,而不會影響整個工作負載。

  • 定義:納入觸發或引導流程中每個步驟的特定條件。 此精確度可確保流程能精確地回應使用者輸入、數據變更或系統狀態。

  • 可靠:在流程中建置錯誤處理和例外狀況路徑。 有效的錯誤管理可防止中斷,並在非預期的情況下維護流程完整性。

  • 可調整:確定它可以處理不同的負載,並適應成長或壓縮使用者基底或數據磁碟區。

  • 安全:在流程中內嵌安全性措施。 保護數據和用戶互動,以防止未經授權的存取和威脅。

  • 有效率:規劃在沒有過度布建的情況下有效率地使用資源。 請記住成本優化。

  • 以使用者為中心的:針對使用者流程,請將流程設計與使用者期望和行為對齊。 讓它直覺化,並降低新用戶的學習曲線。

開發和測試流程

開發流程以符合技術目標並進行測試,以確保其符合其需求。 此程式會驗證流程是否如預期般運作、有效率地處理其工作,並符合技術目標。 以下是建置和測試流程的指引:

  • 選取技術:根據可靠性、安全性和效能,選擇符合設定目標的技術。

  • 開發流程:根據設計建置流程,請記住設定的目標。

  • 測試流程:進行測試,以確保流程符合目標。 視需要逐一查看以符合目標。

  • 監視:實作監視工具來追蹤資源使用量和成本。

定期檢閱流程,以針對設定目標和產業標準。 使用監視和稽核的意見反應來改善流程。 視需要調整目標和程式,以符合不斷變更的商務需求或技術進展。

優化流程

在整個流程生命週期中重複本文中定義的程式。 當您逐一查看流程設計時,請使用 Well-Architected Framework,從每個要素的觀點優化流程:

流程範例

以下是一些流程範例,可協助您設計流程。 這些範例會使用 可靠的 Web 應用程式模式參考架構 作為基礎,並顯示您應該在每個流程上擁有的檔。

此圖顯示以 Relecloud 為基礎的範例流程。

使用者流程 1:建立即將推出的音樂節

流程描述:通話中心員工會使用應用程式來建立即將推出的音樂節。

  • 商務程式:此流程支持 購買票證 程式,但它是異步的,可降低其重要性。

  • 程序擁有者:銷售主管。

  • 項目關係人:銷售部門、協調規劃和營運、平臺小組和應用程式小組。

  • 呈報路徑:應用程式小組、平臺小組、銷售部門。

  • 業務影響:此流程對於在銷售平臺上提供新的音樂會很重要,直接影響業務的主要營收數據流。 當通話中心員工因為此流程無法使用而無法建立共同作業時,其會對營收和公司的信譽造成負面影響。 不過,高可用性對於此程式並不重要,因為共同作業通常會每周排程。 銷售部門為此程式指定了 95% 的可用性需求,並同意在上班時間以外停機,以進行維護。

  • 重要性評等:低。

使用者流程 2:搜尋音樂節

流程描述:通話中心員工會使用應用程式來搜尋即將推出的音樂節。

  • 商務程式:此流程支持 購買票證 程式,但如果搜尋函式無法使用,通話中心員工可以選擇列出所有音樂節。

  • 進程擁有者:UX) 部門 (用戶體驗。

  • 項目關係人:銷售部門、平臺小組和應用程式小組。

  • 呈報路徑:應用程式小組、平臺小組、銷售部門經理隨命。

  • 業務影響:此流程可讓來電中心員工快速尋找共同作業,並屬於一般銷售程式的一部分。 此流程的高可用性並不重要,因為員工即使沒有,也能夠列出共同作業。 它確實會降低通話中心員工的體驗,可能會降低並影響生產力。 客戶可能會因為等候時間或延遲增加而感到挫折。 銷售部門在一般上班時間要求此流程的 99% 可用性。

  • 重要性評等:中。

使用者流程 3:取得音樂會的清單

流程描述:通話中心員工會使用應用程式來取得音樂清單。

  • 商務程式:此流程直接支持 購買票證 程式。

  • 程序擁有者:平臺主管。

  • 項目關係人:銷售部門、平臺小組、數據小組。

  • 呈報路徑:數據小組、待命工程師、平臺小組待命工程師。

  • 業務影響:此流程是企業營收產生交易的重要路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可用性是不可或缺的,因為通話中心員工依賴此流程來處理票證購買。 為了辨識其重要性,企業會為此流程要求 99.9% 的運行時間,其中包括延長的上班時間。

  • 重要性評等:高。

使用者流程 4:購買票證

流程描述:來電中心員工會使用應用程式 (驗證和授權 程式,) 代表 Relecloud 客戶購買即將推出的音樂 (即將 推出的音樂會程式) 。

  • 商務程式:此流程是應用程式的核心功能和流程。

  • 程序擁有者:銷售主管。

  • 項目關係人:銷售部門和所有技術小組。

  • 呈報路徑:應用程式小組待命工程師、平臺小組待命工程師、數據小組待命工程師、營運長。

  • 業務影響:此流程的高可用性非常重要,因為它直接啟用客戶票證購買。 此流程的任何故障或無法使用都會大幅影響營收和公司的信譽。 商務會針對此重要程式設定嚴格的需求,預期 99.9% 的運行時間,即使在延長的上班時間也一樣。

  • 重要性評等:高。

使用者流程 5:驗證和授權

流程描述:通話中心員工安全地登入應用程式。 系統管理員會提供適當的角色,代表 Relecloud 客戶購買票證。

  • 商務程式:此流程直接支持 購買票證 程式。 如果沒有這項功能,通話中心員工就無法登入應用程式來購買票證。

  • 程序擁有者:平台小組。

  • 項目關係人:平臺小組、營運小組和銷售部門。

  • 呈報路徑:平臺小組待命工程師、營運長。

  • 業務影響:此流程需要高可用性,因為如果此流程無法正常運作,則通話中心員工無法購買票證。 如果無法使用此流程,它會直接影響營收和信譽。 這是商務預期 99.9% 運行時間的重要程式,包括延長上班時間。

  • 重要性評等:高。

系統流程:收集遙測

流程描述:若要瞭解生產系統中的狀態變更,Web 應用程式和 API 實例會收集並傳送資訊、錯誤和警告。 這項數據可協助作業小組執行異常偵測、疑難解答和分析。

  • 商務程式:此流程不支援任何商務程式,但可為營運小組提供重要的數據。

  • 程序擁有者:Operations 的主管。

  • 項目關係人:作業小組、平臺小組和數據小組。

  • 呈報路徑:營運小組 (24/7) ,數據小組待命工程師。

  • 業務影響:此流程對於企業監視和持續改善工作至關重要。 它必須盡可能備援且具有復原能力。 作業小組負責在任何失敗之後快速還原此流程,以避免遺漏重要資訊和警告。 如果流程無法達到預期的可用性,則忽略生產問題的風險可能導致嚴重結果。 為了降低此風險,營運部門的目標是 99% 的運行時間,24/7。 他們必須事先排程維護相關的停機時間至少 48 小時。

  • 重要性評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