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方式為


復原模式概觀

復原模式的設計目的是要控制交易記錄維護。復原模式共有三種:簡單、完整和大量記錄。一般而言,資料庫會使用完整復原模式或簡單復原模式。

下表將摘要說明這些復原模式。

復原模式

描述

工作損失風險

復原至時間點?

簡單

無記錄備份。

自動收回記錄空間,使空間需求保持在最低,實際消弭管理交易記錄空間的需求。

最近一次備份之後所做的變更並未受到保護。如果發生損毀事件,則必須重做這些變更。

只能復原至備份結束時。

完整

需要記錄備份。

不因損失或損毀資料檔而失去任何工作。

可復原至任意時間點 (例如,應用程式或使用者錯誤前)。

通常沒有。

如果記錄結尾損毀,必須重做最近一次記錄備份後的變更。如需詳細資訊,請參閱<結尾記錄備份>。

可以復原至特定時間點 (假設您已完成至該時間點的備份)。如需詳細資訊,請參閱<將資料庫還原到備份中的時間點>。

大量記錄

需要記錄備份。

完整復原模式的輔助,允許執行高效能的大量複製作業。

針對大多數的大量作業使用最少記錄,以減少記錄空間的使用量。如需詳細資訊,請參閱<可以進行最低限度記錄的作業>。

如果記錄損毀,或在最近一次記錄備份後進行過大量記錄作業的話,必須重做最近一次備份後的變更。

否則不會損失任何工作。

可復原至任何備份結束時。不支援時間點復原。

[!附註]

資料庫適合的復原模式取決於該資料庫的可用性及復原需求。如需有關這些需求的詳細資訊,請參閱<選擇資料庫的復原模式>。

簡單復原模式

簡單復原模式會將交易記錄的管理負擔降至最低,因為交易記錄不會備份。如果資料庫已損毀,簡單復原模式就會面臨工作損失風險。資料只能復原至遺失資料的最近一次備份。因此,在簡單復原模式下,備份間隔不應該太長,以免損失大量資料。不過,間隔也必須夠長,才能避免備份負擔影響生產工作。在備份策略中包含差異備份將有助於減輕此種負擔。

對於使用者資料庫而言,簡單復原模式通常適合用於測試及開發資料庫,或是唯讀資料佔大部分的資料庫,例如資料倉儲。對於無法接受損失最新變更的實際執行系統而言,簡單復原模式不是適當的選擇。在此情況下,建議您使用完整復原模式。

如需詳細資訊,請參閱<簡單復原模式下的備份>。

完整復原與大量記錄復原模式

與簡單復原模式相比,完整復原及大量記錄復原模式可為資料提供更多的保護。這兩種復原模式藉由交易記錄的備份來提供完整的復原能力,並防止在大部分的故障狀況中損失資料。

  • 完整復原模式

    針對需要交易耐久性的資料庫,提供一般資料庫維護模式。

    需要記錄備份。此模式會完整記錄所有交易,並保留交易記錄的記錄,直到記錄都備份了為止。假設失敗之後可以備份記錄的結尾,完整復原模式便可讓您將資料庫復原到失敗點。完整復原模式也提供還原個別資料頁的支援。

    如需詳細資訊,請參閱<在完整復原模式下備份>。

  • 大量記錄復原模式

    這種復原模式可大量記錄大部分的大量作業。目的只是要作為完整復原模式的輔助。在某些大規模的大量作業 (例如大量匯入或索引建立作業) 中,暫時切換到大量記錄復原模式將可提高效能並降低記錄空間耗用率。這種模式還是需要記錄備份。大量記錄復原模式和完整復原模式一樣,也會保留所有交易記錄,直到記錄都備份了為止。缺點是記錄備份較大而且工作損失風險也會增加,因為大量記錄復原模式並不支援時間點復原。如需詳細資訊,請參閱<大量記錄復原模式下的備份>和<從完整或大量記錄復原模式進行切換的考量>。

重要注意事項重要事項

在完整復原或大量記錄復原模式下,記錄備份是很重要的。如果您不想要取得記錄備份,請使用簡單復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