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KET_PEER_TARGET_NAME結構 (mstcpip.h)
SOCKET_PEER_TARGET_NAME結構包含對等目標的 IP 位址和名稱,以及要用於通訊端的安全性通訊協定類型。
語法
typedef struct _SOCKET_PEER_TARGET_NAME {
SOCKET_SECURITY_PROTOCOL SecurityProtocol;
SOCKADDR_STORAGE PeerAddress;
ULONG PeerTargetNameStringLen;
wchar_t AllStrings[0];
} SOCKET_PEER_TARGET_NAME;
成員
SecurityProtocol
SOCKET_SECURITY_PROTOCOL值,識別用來保護通訊端上流量的通訊協定類型。
PeerAddress
通訊端之對等的 IP 位址。
PeerTargetNameStringLen
AllStrings成員中對等目標名稱的長度,以位元組為單位。
AllStrings[0]
通訊端的對等目標名稱。
備註
Windows Vista 和更新版本支援 SOCKET_PEER_TARGET_NAME 結構。
WSASetSocketPeerTargetName函式會使用SOCKET_PEER_TARGET_NAME結構來指定對應至對等 IP 位址的對等目標名稱。 此目標名稱是要由用戶端應用程式指定,以安全地識別應該驗證的對等。
目前唯一支援的安全性通訊協定類型是 IPsec。 因此,指定SOCKET_SECURITY_PROTOCOL_DEFAULT列舉值的效果與在SecurityProtocol成員中指定SOCKET_SECURITY_PROTOCOL_IPSEC相同。
在 Windows Vista 和 Windows Server 2008 上實作 IPsec 僅支援電腦對電腦和使用者對電腦驗證。 因此,SOCKET_PEER_TARGET_NAME結構的AllStrings成員中指定的對等目標名稱應該參考對等電腦主體。
規格需求
最低支援的用戶端 | Windows Vista [僅限傳統型應用程式] |
最低支援的伺服器 | Windows Server 2008 [僅限傳統型應用程式] |
標頭 | mstcpip.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