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可变维度

高度可变维度 是一种财务维度,它的特性是其值不会单独重用,或与其他值结合使用。 财务维度设计用于可持续多年的值。 因此,当值仅用于数天或数周时,通常会出现高度可变维度的问题。 生成组合是一个资源密集型流程。

两种类型的高度可变维度会产生许多组合:

  • 单个高度可变维度 - 这些维度通常仅显示在一个交易记录或几个特定交易记录中。
  • 组合高度可变维度 - 当这些维度与其他维度组合时,它们的可重用性有限。 因此会产生过度排列。

背景

财务维度框架支持维度值从主数据流至已过帐的交易记录。 财务维度模型设计用于具有低可变性和高重用率的数据模式。 因此,它不适用于不能很好聚合的大容量唯一值。 由于高度可变维度的聚合丢失,因此需要对科目余额进行其他跟踪。 因此,高度可变维度会减慢交易记录处理速度。

高度可变维度的示例

以下维度缺乏财务意义,不得用作财务维度:

  • 单据编号:销售/采购订单 ID、收据/销售交易记录 ID 和支票编号
  • 序列号:物料序列号和批处理号

这些维度对财务分析(例如损益表或试算平衡表)没有用处。 它们必须被视为财务标记,而不是作为财务维度包括在内。

示例如下:如果维度与其他维度结合使用,则会导致高度可变维度出现问题:

  • 客户 ID
  • 供应商 ID
  • 项目 ID
  • 物料 ID
  • 资产 ID
  • 员工 ID

说明

即使会计科目中包含高度可变维度,由于其值高度唯一,它对于分组或报告来说是无效的。 这种类型的维度会增加维度集中唯一组合的数量,因此对计算要求很高。 例如,基于唯一标识符(例如销售订单编号)的高度可变维度不允许聚合。 因此,它会导致速度变慢和高内存使用率,从而影响数据存储的大小和成本。 如果企业使用客户作为财务维度,定期增加数千个新客户,并处理数十万个交易记录,则将产生数百万个可变维度。 包含高度可变维度,例如没有值重用的唯一标识符,会大大增加组合并降低系统性能。

对财务流程的影响

高度可变维度会对多个财务流程产生重大影响:

  • 年终结算 - 在年终结算期间,将处理所有唯一维度值以创建新的期初余额。 在此流程中,运行重新生成余额以更新每个维度。 如果存在高度可变维度,此流程会创建大量组合,因此会大大降低系统速度。
  • 合并 - 与年终结算一样,合并涉及创建维度值的唯一组合。 如果存在多个高度可变维度,此流程会延迟。
  • 总帐币种重估 - 总帐币种重估流程会创建维度值的唯一组合。 如果存在许多高波动性维度,该流程的速度会减慢。
  • 试算平衡表 - 在试算平衡表报表上,每个唯一维度都汇总到一行中。 高度可变维度会降低聚合效率,并减慢余额更新和报表生成速度。
  • 实体导入 - 导入具有高度可变维度的记录会导致无法重用的维度组合。 因此会生成许多独特的条目,这会降低系统性能并增加数据存储大小。

推荐

若要优化财务维度,请遵循以下建议:

  • 将财务维度与需要聚合和一致性的外部报告和分析保持一致。
  • 使用财务标记进行详细的内部跟踪,而不是使财务维度框架超负荷。
  • 为与外部报告相关的高重用性、低可变性数据预留财务维度。
  • 避免使用高度可变维度,例如客户帐户或单据编号,因为它们会产生过多的组合、降低性能并增加数据存储成本。
  • 在实现之前,测试可能波动的维度(例如客户 ID 或供应商 ID),以评估其对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