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方式為


成本配置

本文可協助您了解 FinOps Framework 中的成本配置功能,以及如何在 Microsoft Cloud 中實作該功能。


定義

成本配置是指設定成本屬性並將成本指派給組織內的特定部門、小組和專案的流程。

根據專案關係人的需求,確定要報告的最重要屬性。 請考慮組織內不同的報告結構,以及如何處理隨著時間推移而發生的變更。 請考慮可能會引入不同類型的工程實務,這些成本需要獨立分析。

建立並維護雲端和內部部署成本與每個屬性的對應,並套用治理原則,以確保提前對資料進行適當標記。 定義如何處理標記間隙和遺漏的流程。

成本配置是成本責任的基本要素,讓組織能夠看到其雲端解決方案及相關活動和計劃的財務影響。


開始使用

第一次開始在雲端中管理成本時,您可以使用原生「配置」工具來組織訂用帳戶和資源,以符合您的主要組織報告結構。 除此之外,標籤可以增強雲端資源及其使用量,以新增業務內容,這對於任何成本配置策略而言都至關重要。

通常事後才會進行成本配置,並且在引進時需要一定程度的清除。 您需要一個計畫來實作成本配置策略。 建議您先概述該計畫,以取得一致性,並盡可能進行小規模原型設計以示範其值。

  • 決定如何管理雲端存取權。
    • 您想要在組織的哪個層級集中佈建雲端存取權:部門、小組、專案或應用程式? 高層級需要更多的治理,而低層級則需要更多的管理。
    • 您要為此層級佈建哪種雲端範圍
      • 計費範圍用於在發票之間和發票內組織成本。
      • 管理群組用於組織資源管理的成本。 您可以最佳化管理群組,以進行原則指派或組織報告。
      • 訂用帳戶為工程師提供了建置所需解決方案的最大彈性,但由於這種自由,也可能帶來更多的管理和治理需求。
      • 資源群組可讓工程師部署某些解決方案,但在解決方案需要多個資源群組或選項才能在訂用帳戶層級啟用時,可能需要更多支援。
  • 您要如何使用管理群組?
    • 將訂用帳戶組織成以環境為基礎的管理群組,以最佳化原則指派。 管理群組允許原則管理員在最上層管理原則,但封鎖了在沒有外部解決方案的情況下執行跨訂用帳戶報告的能力,這會增加您的資料分析和回報工作。
    • 若要針對組織報告進行優化,請根據組織階層,將訂用帳戶組織成管理群組。 管理群組允許組織內的領導者更自然地從入口網站檢視成本,但要求原則管理員使用以標籤為基礎的原則,這會增加原則和治理工作。 也請記住,您可能有多個組織階層和管理群組只支援一個。
  • 定義完整的標記策略,以符合您組織的成本配置目標。
    • 請考慮與成本屬性相關的特定屬性,例如:
      • 如何將成本對應回財務結構,例如成本中心?
      • 您能否對應回組織階層中的每個層級,例如業務單位、部門、科別和小組?
      • 誰對服務負責,例如企業擁有者和工程擁有者?
      • 這對應到什麼工作,例如專案和應用程式?
      • 此資源的工程用途是什麼,例如環境、元件和用途?
    • 向所有專案關係人清楚傳達標記指南。
  • 定義之後,請開始實作成本配置策略。
    • 請考慮採用由上而下的方法,優先考慮讓部門成本落實到位,然後再於最低的專案和環境層級進行最佳化。 視組織的範圍和深度而定,您可能會想要分階段實作它。
    • 啟用成本管理中的標籤繼承,僅複製成本資料中的訂用帳戶和資源群組標籤。 這並不會變更資源上的標籤。
    • 使用 Azure 原則執行標記策略、大規模自動套用標籤,以及追蹤合規性狀態。 使用合規性作為標記策略的 KPI。
    • 如果您需要在訂用帳戶、資源群組或新增或變更標籤之間移動成本,請在成本管理中設定配置規則管理共用成本中詳細說明了成本配置。
    • 若要在成本分析中一起檢視成本,請考慮 將相關資源與 “cm-resource-parent” 卷標群組在一起。
    • 分配任何剩餘變更的責任,以擴大規模並提高效率。
  • 記下任何未配置的成本或應該分割但無法分割的成本。 您可以將其納入作為管理共用成本的一部分。

將所有資源標記並/或組織到適當的資源群組和訂用帳戶後,您就可以在資料分析和回報時根據該資料進行報告。

請記住,套用、檢閱和清除標記需要一些時間。 在每個人都能看到成本資料後,預計會經歷多個標記週期。 多數人在看到之前都沒有意識到存在問題,這就是 FinOps 如此重要的原因。


以基本概念為基礎

此時,您有一個包含詳細雲端管理和標記需求的成本配置策略。 應該自動強制執行標記,或至少透過合規性 KPI 進行追蹤。 超越基本概念時,請考慮下列幾點:

  • 填滿原生工具未滿足的任何間隙。
    • 至少,此間隙需要在入口網站之外進行報告,其中標記間隙可以與其他資料合併。
    • 如果需要直接解決資料中的標記間隙,您必須實作資料擷取和正規化
  • 請考慮尚未涵蓋或可能單獨追蹤的其他成本。
    • 若要對齊標記實作,請努力推動數據源之間的一致性。 如果不可行,請在資料擷取和正規化中實作清除,或在總體成本配置策略中重新配置成本。
  • 定期檢閱並調整成本配置策略。
    • 將此流程視為報告意見反應迴圈的一部分。 如果您的成本配置策略不足,您得到的意見反應可能不會直接與成本配置或元數據相關聯。 它可能會與報告相關。 請留意此意見反應,並確保意見反應會在最適當的層級得到解決。
    • 確保在整個環境中一致且有效地使用命名、中繼資料和階層需求。
    • 考慮透過其他 KPI 順利追蹤和監視成本配置策略。

深入了解 FinOps Foundation

此功能是 FinOps Foundation FinOps Framework 的一部分,FinOps Foundation 是一家致力於推動雲端成本管理和最佳化的非盈利組織。 如需 FinOps 的詳細資訊,包括實用的劇本、訓練和認證計劃等等,請參閱 FinOps Framework 文件中的成本配置 (中繼資料和階層) 功能一文。

您也可以在 FinOps Foundation YouTube 頻道中找到相關的影片:


相關的 FinOps 功能:

相關產品:

相關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