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方式為


 
「其實雲端服務的最初目的就是 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產品服務化),」董大偉表示,「過去我們都在賣軟體,但使用者會用到的可能只有 30%。新的方式就會以服務提供 30%,其他 70% 可以另行付費選用。」

在他的經驗中,以「販售軟體」的方式往往會讓企業界猶豫再三;但以免費或是依使用量付費的方式提供軟體讓企業使用,而後根據資料處理方式或加值服務再行收費,反較容易吸引企業付費。他認為關鍵在於使用者發現到有需求時,就了解該功能的價值並願意付費,但在過去大多數狀況,使用者可能根本不知道裡面有那項功能!

軟體產品服務化的同時除了改變企業使用及軟體銷售的商業模式,也會影響軟體開發人員的生態。無論是李智樺或是董大偉都認為,在軟體服務化的趨勢下,挑選一套具延展性雲端平台是相當重要的,如微軟的 Windows Azure 是一個 P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 平台,軟體開發商只需專注在本身提供的應用程式開發上,關於伺服器建置及管理、頻寬、資安問題、作業系統安裝、平台升級或上 patch、建置
redundant 或 cluster 備援系統等這些以往惱人的事情,就交給雲端平台去處理即可。尤其是若你的目標使用者是以國外市場為目標,採用雲端平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與董大偉訪談的過程中,深深感受到他對雲端開發的熱情,他提及,「我們公司本身就是雲端的最佳範例,公司內沒有機房也沒有伺服器。」他也相當看好商業化 App 的潛力,目前他公司所提供的解決方案,例如中小企業常用的 OA 應用系統,例如請假 / 差勤等系統也都已大量利用 Windows Azure 雲端平台,前端的裝置也能支持不同平台,並且已經成功推動多家企業採用。

「雲的構成主要在於資料。」李智樺如此認為,「不管是公眾雲、私有雲或個人雲,界線已經不再那麼明顯,而是以混合的方式共同組成。」目前可說是雲端服務的初始成長期,許多 SaaS 應用都正在開發及探索中,研發團隊應抱持著開放及不斷嘗試的態度,好好分析哪些應用及資料適合上雲端,會有哪些新型態的軟體服務商業模式。最後他也以個人經驗提醒軟體開發者,雖然將傳統的 Web 程式移植到雲端平台上是很容易的,但測試或除錯是較難進行的,在這方面需下點工夫,但在雲上面的開發方向可以更自由,架構觀念得更清晰才能完成令人滿意的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