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財務考量

已完成

衡量目標,並識別特定目標的預期結果,將有助於定義財務考量。 成本是另一個重要的財務考量。 在此單元中,我們會探索各種成果導向的考量、一些用來計算成本的公式,以及組織如何降低資本支出。

了解您的財務劇本

IT 作業模型的基本轉變可驅動 Azure 的核心財務優勢。 這種轉變可讓組織繳出亮眼的核心財務報表,並且有充裕的現金流量可進行再投資:

資產負債表:當您在資料中心內執行內部部署時,您可能會預先投資於長期資產,而使企業成長所需的現金和資本受到侷限。 在雲端中,您可以將資料中心的營運資金成本轉投入於現代化、開發雲端應用程式,以及推動業務成長的其他專案。 這種轉變可讓您的資金運用更加靈活。

現金流量表:隨用隨付模型以及將原則和標記套用至 Azure 資源的能力,可協助您改善現金流量表的可預測性。 此模型會透過延遲花費,改善現金流量的時間點。

損益表 (收益和損失):您可以利用 Azure 的彈性、低管理成本、服務和定價模型,來改善一段時間的獲利率。

常用財經詞彙字詞

您的小組在建立雲端移轉商務案例時,請使用這些常用的財經字詞。 當您與財務小組共用商務案例時,這些字詞將有所幫助。

詞彙

攤銷:與某資產 (通常為無形資產) 息息相關的費用,反映該資產在特定期間內的 經濟 使用量。 例如,如果您購買了價值 100 美元的授權,則應在資產負債表中將其資本化。 如果您將其分成五年攤銷,則每年分別會認列 20 美元的年度費用,而對損益表產生影響。

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是一種財務報表,會報告一家公司截至特定日期為止的資產、負債和股東權益。

資本支出 (CAPEX):在設備方面的預先投資。 此設備會資本化為資產,並列載於資產負債表上。

現金流量表:現金流量表是一種財務報表,會摘要說明在指定期間內流入和流出公司的現金金額和約當現金。

雲端經濟:了解雲端的優點和成本,以及開始從內部部署移轉至雲端運算時的財務影響。

折舊方法:與資本化資產繫結的費用,反映該資產在特定期間內的 經濟 使用量。 例如,如果您購買了價值 100 美元的伺服器,則應在資產負債表中將其資本化。 如果您將其分成五年折舊,則每年分別會認列 20 美元的年度費用,而對損益表產生影響。

雙重抵押期間:您同時有兩組成本的一段期間。 例如,同時有內部部署和雲端成本。

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盈餘 (EBITDA):企業獲利率的效能指標。 此計量來自於 營運收入,也就是您現行企業營運的收入 (忽略稅金或利息等費用),再加回折舊和攤銷的結果。 雖然這是具有可比較性的實用效能計量,但通常會與 [資本支出] 之類的計量一起檢視,以充分了解公司產生可用現金流量的能力。

淨現值 (NPV):對企業投資的財務價值所做的評估。 此計量會呈現現金流量、時間點,以及所需的利率。

營運費用 (OPEX):企業的持續性費用。 例如,Azure 服務的維護付款或定期帳單。

收益和損失 (P&L):一種財務報表,會摘要說明在指定期間內 (通常是會計季度或年度) 產生的收益、成本和費用。 這也稱為損益表。

投資報酬率 (ROI):投資報酬率 (ROI) 是用來了解投資獲利率的計量。 ROI 會比較您投資的金額和賺取的金額,以評估其效率。

依類別的範例成果

對於許多技術人員來說,談到業務成果,感覺就好像是一門外語一樣。 為了方便翻譯,我們已策畫了一組業務成果範例。 您可以使用下列範例,根據實際的轉換過程啟發並示範業務成果。

為了協助您找出特定類型的業務成果範例,我們將範例清單分成幾個類別。 這種方法可以跨業務單位推動交談以建立共識。

會計成果:財務或會計績效是許多企業領導者最清楚的業務成果,但不是唯一的。

檢視 會計成果 範例。

彈性結果:在現今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非常講求時效性。 回應和促進市場快速變更的能力,是業務靈活度的基本衡量標準。

檢視 靈活度成果 範例。

觸及成果:在不斷萎縮的市場中,您可以經由業務相關地理位置中的合規性,衡量全球觸及 (支援全球客戶和使用者的能力)。

檢視與 全球觸及 相關的成果。

客戶參與成果:社交市場正以前所未見的步調重新定義贏家和輸家。 回應使用者需求是客戶參與的關鍵指標。

深入了解 客戶參與成果

效能成果:採用效能和可靠性。 當兩者之一衰退時,信譽受損可能是痛苦且長期的。

深入了解 績效成果

永續性目標:企業組織日漸重視環境議題與永續性目標。

深入了解 永續性目標

建立雲端轉換的財務模型 \(部分機器翻譯\)

要建立財務模型以準確呈現任何雲端轉換的完整商業價值,可能是很複雜的作業。 不同組織的財務模型和業務理由通常有所不同。 此單元會建立一些公式,並指出策略師在建立財務模型時,通常會錯過的一些事項。

投資回報率

投資報酬率 (ROI) 通常是高層主管或董事會的重要考量依據。 投資報酬率可用來比較投入有限資本資源的不同方式。 投資報酬率的公式相當簡單。 不過,您每次輸入公式時需要建立的詳細資料可能不是那麼簡單。 基本上,投資報酬率是初始投資所產生的回收金額。 ROI 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Image of a math equation that shows that R O I equals gain from investment divided by cost of investment.

在下一節中,我們將逐步說明計算初始投資和投資收益所需的資料。

計算初始投資

初始投資是完成轉型所需的資本支出和營運支出。 雖然成本分類可能會因會計模型和財務長之偏好而有所不同,但此類別包含完成轉型所需的專業服務、僅在轉型期間使用的軟體授權,以及轉型期間的雲端服務費用等項目。 這也可能包括轉型期間受薪員工的費用。

將這些成本加總,即可產生初始投資的估計值。

計算投資收益

計算投資收益通常需要第二個公式,該公式專屬於業務成果和相關聯的技術變更。 計算收益比計算成本降低更困難。

若要計算收益,您需要兩個變數:

  • 收益變更 (差異)
  • 成本變更

Image of a math equation that shows that gain from investment equals revenue deltas plus cost deltas.

以下各節將說明這些變數:

營收差異

營收差異應與業務利害關係人合作預測。 在業務利害關係人同意營收影響後,即可據以改善收益狀況。

成本差異

成本差異是轉型所造成的成本增加或減少。 獨立變數可能會影響成本差異。 收益主要取決於資本支出降低、成本規避、營運成本降低和折舊降低等硬性成本。 下列各節說明所要考量的一些成本差異。

減少或加速折舊

如需折舊的相關指導方針,請諮詢財務長或財務團隊。 以下資訊是折舊相關文章的通用性參考。

投入資本以取得資產時,該項投資有可能是基於財務或稅務用途,目的是要在資產的預期使用期限內產生持續性的效益。 有些公司會將折舊列為稅務優勢。 有些公司則將其認列為持續性費用,類似於其他歸屬於年度 IT 預算的週期性費用。

與財務辦公室交談,以找出是否可能免除折舊,以及免除折舊是否會對成本差異帶來正面的貢獻。

實體資產回收

在某些情況下,淘汰的資產可轉售而成為收益來源。 為求簡化,此營收通常與成本降低並存。 但是,銷售淘汰的資產真的可能增加營收,而營收可能會受到課稅。 請諮詢財務人員以了解此選項的可行性,並了解相關收益的會計處理方式。

營運成本降低

企業營運所需的週期性支出通常稱為營運支出。 這是廣泛的類別。 在大部分的會計模型中,此費用類別包含:

  • 軟體授權
  • 網際網路代管費用
  • 電費
  • 房地產租金
  • 冷卻費用
  • 營運所需的臨時員工
  • 設備租金
  • 替換零件
  • 維護合約
  • 維修服務
  • 商務持續性和災害復原服務
  • 不需要資本支出核准的其他費用

此類別可提供其中一項最高收益差異。 當您考慮進行雲端移轉時,投入在讓這份清單變詳盡的時間很少會浪費。 請詢問 CIO 和財務小組一些問題,確保所有營運成本都已計入。

成本規避

營運支出預計會產生、但尚未納入核准的預算時,這項支出可能無法列入成本降低類別中。 例如,如果 VMWare 和 Microsoft 授權需要重新議價並於下一個年度付費,則尚不屬於既定成本。 降低這類預期的成本,會視同因成本差異計算而產生的營運成本。 但非正式的做法是,在議價和預算核准完成之前,應稱之為「成本規避」。

降低軟性成本

在某些公司,成本差異也可能包含降低作業複雜度或減少營運資料中心的全職員工等軟性成本。 但包含軟性成本可能不是個好主意。 當您包含降低軟性成本時,您會插入以下未記載的假設,即降低會帶來有形的成本節約。 技術專案很少會導致實際的軟性成本復原。

員工人數縮減

員工的時間節省通常包含在降低軟性成本中。 這些節省的時間在對應至 IT 薪資或人員配置的實際降低時,可以個別計為員工人數縮減值。

不過,在內部部署環境工作所需的技能,通常會對應至在雲端工作所需的類似 (或更高層級的) 技能組合。 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員工並不會因為雲端移轉而遭到解雇。

但由第三方或 Azure Expert 受控服務提供者 (MSP) 提供作業能力時,則屬例外。 如果第三方管理 IT 系統,則雲端原生解決方案或於雲端原生 MSP 可能會取代作業成本。 雲端原生 MSP 的運作可能更有效率,且成本可能更低。 若是如此,營運成本降低就會歸屬於硬性成本的計算。

資本支出降低或規避

資本支出與營運支出稍有不同。 一般而言,資料中心擴充或重新整理週期會推動此類別。 資料中心擴充範例是新的高效能叢集成本,該叢集用於裝載巨量資料解決方案或資料倉儲。 這項費用通常屬於資本支出類別。

更常見的是基本設備更新週期。 有些公司有嚴格的硬體更新週期,這表示資產會固定週期淘汰並替換 (通常為每三、五或八年)。 這些週期通常與資產租用週期或設備的預測生命週期相符。 在新的更新週期中,IT 會動用資本支出來購得新設備。

如果更新週期經過核准並已編列預算,則雲端轉型可能有助於消除該成本。 如果已規劃更新週期但尚未獲得核准,則雲端轉型可能避免資本支出。 這兩項縮減都會加到成本差異。

什麼是雲端帳戶處理?

雲端變更了 IT 人員的成本考量。 受益於雲端配置成本的方式,多種 IT 會計模型較以往容易支援,因此在開始進行雲端轉型旅程之前,請務必了解如何考量雲端成本。 本文概述 IT 部門最常用的雲端會計模型。

傳統 IT 會計 (成本中心模型)

將 IT 部門視為成本中心通常不會錯。 在傳統 IT 會計模型中,IT 部門會彙總所有 IT 資產的購買力。 如同我們在財務模型文章中指出的,購買力彙總可包含軟體授權、CRM 授權的週期性費用、員工桌上型電腦採購,以及其他大型成本。

以 IT 部門作為成本中心時,我們對 IT 部門的認知價值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採購管理。 這種認知讓董事會或其他管理階層難以了解 IT 部門提供的真正價值。 採購成本往往會凌駕於組織附加的任何其他價值,而扭曲了 IT 部門的觀點。 這種觀點說明了 IT 部門的職責為何常與財務長或營運長混為一談。 對 IT 部門的這種認知十分侷限,且可能目光短淺。

集中式 IT 會計 (利潤中心模型)

為了克服 IT 部門的成本中心觀點,有些 CIO 選擇了集中式的 IT 會計模型。 在這種模型中,會將 IT 部門視為競爭業務單位,以及獲利性質業務單位的同等單位。 在某些情況下,此模型可完全合乎邏輯。 例如,有些組織設有會產生收益來源的專業 IT 服務部門。 集中式 IT 模型通常不會產生大量收益,因此難以論證模型。

無論收益模型為何,集中式 IT 會計模型都因 IT 單位考量成本的方式,而具有其獨特性。 在傳統 IT 模型中,IT 小組會記錄成本,並從共同資金 (例如營運和維護 (O&M) 或專用的收益和損失 (P&L) 帳戶) 支付這些成本。

在集中式 IT 會計模型中,IT 小組會標示提供的服務,以考量額外負荷、管理及其他預估費用。 接著,他們會針對標示的服務為競爭業務單位計費。 在此模型中,應該會由 CIO 管理與這些服務的銷售相關聯的 P&L。 此模型可能會導致 IT 成本膨脹和中央 IT 與業務單位之間的 IT 爭用擴大。 特別是當 IT 需要降低成本或未滿足商定的 SLA 時。 當技術或市場變動時,任何新技術都可能影響到 IT 的 P&L,而使轉型不易執行。

退款

為了改變 IT 做為成本中心的信譽,常見的首要步驟,是實作會計的退款模型。 此模型在小型企業或高效率的 IT 組織中特別常見。 在退款模型中,與特定業務單位相關聯的任何 IT 成本,都會被視為該業務單位預算中的營運費用。 這種做法可減少 IT 的累計成本效應,更能彰顯商業價值。

在舊版的內部部署模型中,由於仍須提列大型資本支出和折舊,因此很難實現退款。 在實際的會計帳本中,要在業務行進間從資本支出轉換為與使用量相關聯的營運費用,是很困難的。 這項困難是建立傳統 IT 會計模型和集中式 IT 會計模型的主要考量因素。 如果您想要有效率地提供計費模型,則雲端成本會計的營運費用模型可說是不可或缺的。

不過,您不應在未考量後續影響的情況下即實作此模型。 以下是退款模型特有的一些結果:

  • 退款會導致整體 IT 預算大幅降低。 對於效率不佳或需要大量複雜技術技能的 IT 組織而言,此模型可能會以不恰當的方式公開這些費用。

  • 失去掌控權是常見的結果。 在高度政治的環境中,退款可能會導致掌控權喪失,以及人力無法重新配置給企業。 此情況可能會產生顯著的效率不彰,並降低其一致符合 SLA 或專案需求的能力。

  • 財務會計難以處理共用服務則是另一種常見的結果。 如果組織因併購成長,而認列技術債務,則很可能必須維持高百分比的共用服務,讓所有系統都能有效地共同運作。

雲端轉型中有解決方案可處理這些問題和其他與退款模型相關聯的結果,但每項解決方案都包含實作和營運費用。 CIO 和 CFO 應先仔細衡量退費模型的優缺點,然後再進行選擇。

回報或察覺回饋

對於較大型的企業而言,從成本中心轉換到價值中心時,先採用回報或察覺回饋模型會比較保險。 此模型不會影響財務會計。 事實上,每個組織的 P&L 都不會改變。 最大的轉變為思維和認知。 在回報或察覺回饋模型中,IT 部門會以企業代理人的身分管理集中式的彙總購買力。 在回報給企業時,IT 部門會將任何直接成本歸因於相關業務單位,進而降低 IT 部門直接使用的認知預算。 IT 部門也會根據相關業務單位的需求來規劃預算,以期能夠更精確地考量與純粹的 IT 計畫相關聯的成本。

此模型可在真正的退費模型與較傳統的 IT 會計模型之間取得平衡。

雲端帳戶處理工具

您可使用數個實用的工具來投影遷移至雲端所需的成本。 預測和預估成本會為貴組織提供 KPI,您稍後可以在完成雲端移轉之後,使用 KPI 來比較預測與實際成本。

Azure 定價計算機:使用 Azure 定價計算機可設定及預估 Azure 產品的成本。

這裡試用 Azure 定價計算機。

Azure 虛擬機器 (VM) 成本估算器:Azure VM 成本估算器是 Power BI 範本,可讓您根據隨用隨付定價來預估節省的成本。 它示範如何最佳化 Azure 供應項目和 VM 的優點,例如 Azure Hybrid Benefit 和保留執行個體。 當您評估超過一百個計算單元的大規模資料中心時,使用 Web 型 Azure 定價計算機可能具有挑戰性,因為這需要您輸入大量的技術準則。 Azure VM 成本估算器包含 Excel 檔案,可將資料摘要至 Power BI 範本。 此檔案可讓您輸入較大的準則清單,以及更多技術規格。 例如,指派給特定計算單位的核心數目,或磁碟使用量和相關聯的使用率。 您甚至可以指定要用來產生價目表的貨幣值,以及您想要在其中放置工作負載的不同 Azure 目標。 如此一來,Azure VM 成本估算器可協助您自動化雲端成本預估程序。

下載下列檔案以使用 Power BI 模型:

雲端會計模型的影響

帳戶處理模型的選擇對系統設計而言至關重要。 計量模型的選擇可能會影響到訂用帳戶原則、命名標準、標記標準,以及原則和藍圖設計。

在您與企業合作做出雲端帳戶處理模型和全球市場的決策後,您可以深入了解如何讓您的雲端投資獲致更大的效益

記錄您的觀察

如果您尚未下載雲端採用架構策略和方案範本,請即刻下載。 在 [業務理由] 下,使用此單元中討論的財務考量來描述您的業務理由或財務考量。